——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培训
为推进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4月13日下午,由数信学院组织举办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培训会在线上平台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申报负责人雷志阳研究员讲解,由周梦娇老师主持,数信全体教师参加。
![](http://www.cqyti.com/__local/B/91/C3/EE80A4A3724C6E60A5F688EBBFC_C6C2D046_B8F3.jpg)
雷志阳研究员从六个方面进行讲解:虚拟仿真的概念和意义、虚拟仿真申报相关政策、优秀案例分析、虚拟仿真资源建设思路、条件与注意事项、校级管理平台。
![](http://www.cqyti.com/__local/F/18/16/70B2688893D50EB8F4499AC29D1_E10F4FA9_17BD7.jpg)
虚拟仿真是由计算机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生成的,可模拟真实环境、设备与工作过程的,具有认识、演示、训练、考核功能的教学软硬件,包括仿真硬件与软件,是实训装备现代化的方向。雷志阳老师提出在虚拟仿真教学意义中存在的“三高三难”的问题: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在虚拟仿真项目的选题上,雷志阳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虚实结合——将基础性实验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将高成本高消耗与大型训练相结合;将高危或极端环境与不可及或不可逆操作相结合,做到在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培养需求的同时适配现有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http://www.cqyti.com/__local/C/8F/AB/4AFFA1D8C8469605F2FE64C612F_AE3D398E_20CCF.jpg)
雷志阳研究员为了使与会老师更直接的了解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给老师们展示了双馈风力发电厂与幕墙设计创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通过实物展示来分析这两个案例的目标、痛难点、优势、联合开发与多方位使用,由此来提出虚拟仿真训练资源建设的具体思路:找准目标、明确目的、整合资源、解决问题。
![](http://www.cqyti.com/__local/2/AA/CD/E7A401F117A68008BA662BCB8B8_5D11590F_AFDE.jpg)
参加培训的老师与雷志阳研究员就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技术要求、项目选择、方案的设计、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通过本次学习,数信的老师们对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有了明确的思路。
在会议的最后,潘显兵原则对全院老师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们积极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