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教研室开展毕业设计讨论会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特色,稳步推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大数据教研室于4月13日下午在图书馆T614开展了毕业论文工作讨论会。大数据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徐琴老师主持。
![](http://www.cqyti.com/__local/C/5C/AB/EBD2A041F2598B45894571FC2C3_A5D47C0A_46EF9.jpg)
徐琴老师指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培养方向上与其他传统计算机专业相比较,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同样毕业论文从结构内容上都会有所不同,加之今年是大数据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参考。
徐琴老师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完成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基本要求》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结构建议及详细解读》两个文件。希望借助本次会议的讨论,群策群力更好的完善及确定对大数据专业毕业论文的结构及内容要求。
徐琴老师对开展本次会议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对于大数据毕业设计论文结构的思路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强调毕业设计目标要定位到质量层面,大家要对毕业论文要严格把关及强化规范,通过做好做实日常的每一步迎接后期的评估检查。
随后各位老师纷纷发言,展开了讨论。从论文的结构出发,讨论每一章节的必要性,其中第三章节的争议较大,部分老师认为第三章节可以去掉,徐琴老师从论文写作的角度,阐述了第三章节作为整个论文实现的思想基础,是有必要存在的,也是必须存在的。再到讨论论文的内容,胡宗容老师提出目录中应该体现具体的论文内容,比如分析的是房地产数据,第四章标题可以定为房地产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李静毅老师提出前言是不可缺少的,前言是第一章的浓缩,摘要是整篇论文的浓缩;肖遥老师提出第二章可以从开发语言、开发工具、技术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俸世洲老师从论文题目多样性出发,提出讨论的结构和内容是否符合所有的大数据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这一疑问;王尉老师从论文整体出发,提出大数据专业毕业论 文代码量较小,不应以代码量作为论文工作量的衡量标准,大数据专业的毕业论文是要体现出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流程。
![](http://www.cqyti.com/__local/6/45/EC/08C21FD5701F74D65891BA6AB4A_2EF32374_3F59D.jpg)
经过近2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大家一起修订了大数据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框架结构和内容。
徐琴老师最后总结到,本次讨论会各位老师分享了许多经验,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各位老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切实保证论文质量,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