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智能工程学院师生不畏酷暑,暑假期间主动放弃休息,在各自的“训练场”上熬更守夜,认真备赛集训,历练专业技能,最终经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在四项A类学科竞赛中再次荣获佳绩,取得省部级奖励39项,国家级奖励12项!尤其是由荣跃、严俊辉、叶永琪、张校、李嘉鹏五位同学组成的“辉跃”代表队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移通学子在此项赛事中的新突破!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5周年精英联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是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赛事,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实践,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数字化创新创造实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赛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内竞赛项目之一。该赛事由全国三维数字化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3D动力)发起举办,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多部门指导。
全国3D大赛15周年精英联赛(2022-2023)自2022年9月22日启动以来,全国有近600所高校,近900个院系报名参赛。各赛区、各院校参赛报名团队近10000个,提交初赛作品近12000件。我院学子在重庆赛区比赛中荣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其中6支队伍进晋级全国总决赛,与近500个团队角逐龙鼎大奖。在决赛中,参赛队员精心选题,深入研究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将创新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反复推敲和改进,提交的作品得到评委专家的好评,最终我校荣获总决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取得了重庆移通学院自参赛以来3个重大突破,一是首次获得全国总决赛国家一等奖,二是参赛赛道由原来的1项扩展为3项,三是学校教师首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A类赛事,是首批入选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排名依据的赛事,受到教育部和财政部质量工程项目重点支持。该项赛事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最权威的顶级赛事。
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的3138支队伍、万余名大学生参加,最终有504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我院组织的两支参赛队伍分别参加负压电磁组和四轮摄像头组。在西部赛区比赛中,与90余所高校、300余支参赛队伍、10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脱颖而出斩获西部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由肖昀钦,魏福镇两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挺进全国总决赛,于8月17日-19日在天津工业大学与504支队伍的1500余名选手激烈角逐,以优异成绩获得负压电磁组全国二等奖。在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分别经历了电路板设计制作焊接、整体硬件测试、机械结构优化、传感器布置、算法调试优化、多车联调等多个测试和制作阶段,充分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序号 | 队伍名称 | 组别 | 参赛学生 | 指导教师 | 获得奖项 |
1 | 囧囧丸队 | 负压电磁组 | 肖昀钦、魏福镇 | 吴雪娇、蒋冬政 | 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
2 | 囧囧丸队 | 负压电磁组 | 肖昀钦、魏福镇 | 吴雪娇、蒋冬政 | 西部赛区一等奖 |
3 | 玖一队 | 四轮摄像头组 | 方德贵、阳玉翠 | 蒋冬政、吴雪娇 | 西部赛区二等奖 |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因其规模大、水平高、参赛人数多,被誉为“图学界的奥林匹克”,是图学类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大赛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立机械、建筑、道桥、水利四个竞赛类别,主要围绕先进成图技术、增材制造、轻量化设计、数字化创新设计、机械产品创新设计、BIM创新应用、桥梁数字化设计等项目进行命题竞赛。
本届大赛从各校初赛到省市复赛再到全国总决赛,覆盖国内2千余所高校,参赛学生超过40万,其中来自全国740所高校、1188支代表队、共11330名选手参加了本届总决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总决赛于7月28日-7月31日在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举办。我院学子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不负众望,荣获国家级机械类团体三等奖1项,数字化创新设计三等奖1项,先进成图技术赛道个人三等奖2项,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5项;省部级机械类团体三等奖1项,数字化创新设计二等奖1项,轻量化设计三等奖1项,先进成图技术赛道个人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此次比赛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在尺规绘图、计算机建模、3D打印、轻量化设计、数字化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
序号 | 参赛学生 | 指导教师 | 获奖项目 |
1 | 刘杨、孙济权、荣跃、解明亮、唐鑫、李嘉鹏、付秋缘、杜炫孜 | 冯淼、余翠兰、盛顺利、刘佳音、寇晓培 | 国家级机械类【团体】【三等奖】 |
2 | 付秋缘、杜炫孜 | 盛顺利、刘佳音、冯淼、余翠兰 | 国家级机械类【数字化创新设计】【三等奖】 |
3 | 刘杨 | 冯淼、余翠兰、盛顺利、刘佳音 | 国家级机械类【个人】【三等奖】 |
4 | 孙济权 | 余翠兰、刘佳音、冯淼、寇晓培 | 国家级机械类【个人】【三等奖】 |
5 | 刘杨、孙济权、荣跃、解明亮、唐鑫、李嘉鹏、付秋缘、杜炫孜 | 冯淼 | 国家级机械类【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
6 | 刘杨、孙济权、荣跃、解明亮、唐鑫、李嘉鹏、付秋缘、杜炫孜 | 寇晓培 | 国家级机械类【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
7 | 刘杨、孙济权、荣跃、解明亮、唐鑫、李嘉鹏、付秋缘、杜炫孜 | 刘佳音 | 国家级机械类【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
8 | 刘杨、孙济权、荣跃、解明亮、唐鑫、李嘉鹏、付秋缘、杜炫孜 | 盛顺利 | 国家级机械类【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
9 | 刘杨、孙济权、荣跃、解明亮、唐鑫、李嘉鹏、付秋缘、杜炫孜 | 余翠兰 | 国家级机械类【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
10 | 荣跃、王佳佳、孙济权、唐鑫、李嘉鹏 | 余翠兰、冯淼、盛顺利、刘佳音 | 省部级机械类【团体】【二等奖】 |
11 | 付秋缘、杜炫孜 | 盛顺利、余翠兰、刘佳音、冯淼 | 省部级机械类【数字化创新设计】【二等奖】 |
12 | 黄麾、李永宝 | 冯淼、刘佳音、寇晓培、余翠兰 | 省部级机械类【轻量化设计】【三等奖】 |
13 | 刘杨 | 冯淼、余翠兰、盛顺利、刘佳音 | 省部级机械类【个人】【二等奖】 |
14 | 荣跃 | 余翠兰、冯淼、盛顺利、刘佳音 | 省部级机械类【个人】【二等奖】 |
15 | 解明亮 | 盛顺利、刘佳音、余翠兰、冯淼 | 省部级机械类【个人】【三等奖】 |
16 | 李玉琪 | 郝志宽、李小鑫 | 省部级机械类【个人】【三等奖】 |
17 | 王佳佳 | 刘佳音、盛顺利、冯淼、余翠兰 | 省部级机械类【个人】【三等奖】 |
第十七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教育部与西门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的一项国家级A类赛事,由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方向涉及智能制造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智能应用等,是我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A类竞赛。大赛以企业的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作为竞赛试题,以真实的工业设备和工业环境作为赛场,以企业的工程标准作为考核评分指标,全面考察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
第十七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比赛规模、影响力均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700所高校、7180支队伍、超25000名师生参赛。我院学子在全国初赛中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由曹清静、樊佳鼎、王双龙三位同学组成的“森林奇缘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于8月11日-15日在兰州理工大学与全国243所高校的523支队伍激烈角逐,最终荣获自由探索赛项全国二等奖。我校也是重庆市本科高校在该赛项中唯一获得全国奖的高校。同时,我校荣获2023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优秀组织奖,重庆市本科高校仅有四所学校获奖。
近年来,智能工程学院一直致力于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准落实,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依托双院制平台,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使教、学、赛有机结合,积极推动课赛融通,促进“四位一体”深度融合。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和指导,智能工程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引领激励作用,通过以赛励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